雖說台灣的治安相較其他國家,已經算是相當良好的,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,許多店家、住宅都會安裝監視器,來保障自己的人身、財產安全。想要讓監視器發揮功效,選到對的監視器種類就很重要,監視器鏡頭規格有哪些?焦距mm數該如何挑選?數位攝影機與傳統類比攝影機又有何差別?今天就跟著文章的介紹,一起瞭解關於監視器種類的大小事,把適合的監視器安裝在對的位置上,為你築起滴水不漏的監視防護網。
瞭解完監視系統的構成要素後,接著就讓我們從監視器鏡頭的外型與畫素,做更進一步的介紹。一般來說,市面上的監視器鏡頭通常可以分為以下2種外型:
在挑選監視器種類時,很多人常常會執著於監視器價格,想要挑到「便宜又大碗」的監視器種類。在挑選時多留意以下2大重點,將可以替你省下後續維護與使用上的困擾。
監視器介紹:構成監視系統的4大要素
談到挑選監視器,一般人可能只會想到監視器的攝影鏡頭,但其實要構成一個完整的監視系統,不能只單靠攝影機,還得包含以下4大要素:- 攝影機:用來拍攝畫面。
- 錄影主機:用來控制攝影機鏡頭,或是即時監看畫面。
- 儲存設備:用來儲存一定時間內的監視影像,通常為硬碟。
- 傳輸訊號源:協助影像傳輸到主機,對於輸出的畫質有一定程度影響。
監視器錄影主機種類介紹
其中,監視器錄影主機又可以分為以下2種:- NVR:為Netowork Video Recorder的簡稱,從名字上就可以知道,這類型的錄影主機是透過網路連接主機與監視器。
- DVR:為Digital Video Recorder的簡稱,目前市面上多數的監視器系統都是屬於這類型的主機,透過實體的電纜線連接錄影鏡頭與主機,與NVR相比,較能穩定傳輸高幀數的影像。
監視器錄影訊號源種類介紹
至於常見的監視器的錄影訊號源,則有以下3種:- AHD:為Analog High Definition的簡稱,是由韓國研發的技術,系統兼容的特性,解決了傳統類比錄影訊號的低畫質、檔案大的問題。
- TVI:為Transport Video Interface的簡稱,TVI屬於一種較開放的傳輸方式,與相同畫質的介面相容性高,且可以傳輸高畫質的影像訊號,缺點是能夠傳輸的距離較短。
- CVI:為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的簡稱,屬於較早期的訊號源種類,但由於開放性與兼容性低,連帶造就其市佔率低。
監視器鏡頭種類有哪些?從「外型、畫素」挑選適合的監視器

- 槍型監視器鏡頭:路上常見的監視器就是屬於槍型鏡頭,體積通常較大,非常醒目且具有嚇阻作用,適合裝在戶外,不過當室內距離較遠,建議也可以使用槍型。
- 半球型監視器鏡頭:半球型監視器鏡頭的圓形設計,讓其容易跟環境融為一體,適合裝設在室內,用來拍攝近距離,既可以起到監看作用,又不會太過突兀。
- 200萬畫素
- 400萬畫素
- 500萬畫素
監視器鏡頭規格有哪些?焦距mm數挑選訣竅
監視器鏡頭除了要有適合的外型之外,焦距也相當重要,五花八門的鏡頭mm數(鏡頭焦距毫米數),常常搞得很多人眼花撩亂。事實上,大家只要記住以下口訣,就可以輕鬆找到符合使用需求的鏡頭mm數:- 焦距數字大,可視範圍小,影片細節清楚
- 焦距數字小,可視範圍大,影片細節粗糙
數位攝影機與類比攝影機比較
許多人也會好奇數位攝影機與類比攝影機之間的差別,以下為你整理了表格比較2者:項目 | 數位攝影機 | 類比攝影機 |
影像傳輸原理 | 不連續的數位訊號 | 連續的類比訊號 |
優點 | 影像傳輸不容易遭到干擾,可以保持監視影像的完整性 | 建置費用相較低 |
缺點 | 建置費用相對高 | 影像傳輸容易遭到干擾,如:物體在移動時畫面模糊、卡頓,導致監視影像不完整。 |
監視器種類選購2大重點,挑選時不能只看監視器價格
